初尝试,别样收获在心头 新起航,我们一直在路上——记南师附中树人学校地理组同课异构活动


初尝试,别样收获在心头            

             新起航,我们一直在路上

——记南师附中树人学校地理组同课异构活动

                                           

导语:

       我国地域辽阔,自然环境复杂多样,人文现象千姿百态。北方地区平畴沃野,麦浪如金;南方地区山青水秀,稻香千里;西北地区既有“大漠孤烟直”的雄浑大漠,也有“风吹草低见牛羊”的辽阔草原;青藏地区地高天寒,雪山连绵。为了更好地带领同学们认识美丽中国,培养学生的区域认知能力,我校地理教研组开设主题为“指向区域认知的融合教学”的同课异构实践研讨活动,帮助学生理解地理事物的空间分布,引导学生感受和理解不同区域自然和人文地理特征,使学生从地理的视角认识、欣赏我们的世界。


                                           
                

春天,是一个富有生命力的季节,在树人的校园,有这么一个富有活力的团队,他们努力地在教改的道路上进行一个又一个有益的探索,让我们一起去看看吧。

2018年3月9日上午,我校初二地理备课组开展以“指向区域认知的融合教学”为研讨主题、以“中国地理差异(自然特征与农业)”为课题的同课异构活动,尝试通过学科内融合教学的方式,对教材内容进行整合,从联系与差异的角度帮助学生更好地认识各区域,培养学生区域认知能力,逐步形成因地制宜发展农业的人地和谐发展观。

本次活动分为两大环节,首先由边美婷、王志洪、程晖三位老师分别进行同课异构课堂实践展示;然后是专家点评环节。本次活动依托孙小红特级教师工作室,特邀著名特级教师张静老师和著名特级教师、教授级高级教师陆芷茗老师进行点评和指导。参加本次活动的老师还有:江心洲中学的江弘燕、陈娇老师,甘肃张掖的杨晓红老师,中华上新河中学的尹婷婷老师,南京河西外国语学校的苏丽芙、封心环老师,金陵中学河西分校的胡平香老师。南京师大附中树人学校校长、特级教师、教授级高级教师孙小红老师全程参加本次活动,并对这次活动做了精彩点评和总结。

你是不是已经迫不及待想去看看三位老师的课堂并领略专家们的风采了?Let’s Go!


Part1:树人课堂

三位老师都运用了比较法,让学生能够对中国各个地理区域的自然特征有一个较为系统的认知,在比较中训练学生的综合思维能力。同样的课题,三位老师有不同的解读。边美婷老师侧重让学生从各种景观植被图中发现地形、地貌、气候等自然地理要素之间的联系以及不同区域之间的联系。王志洪老师侧重从人地关系的视角,结合学生生活体验和已有知识,引导学生用欣赏的眼光看待区域的联系与差异,通过设计三个分组考察活动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学生思维活动积极、主动。程晖老师侧重培养学生思维的深度和广度,运用大量表格,引导学生对比分析,进行思维训练,并且将历史与地理学科相结合,课堂具有较强的综合性。


Part2:专家风采

张静老师对本次活动给予了充分肯定,认为南师附中树人学校地理组率先在初中进行“区域认知”这一地理核心素养的研讨非常具有前瞻性;并从义务教育阶段初中课程标准研究专家的视角向老师们介绍了区域认知教学的五大目标定位。此外,张静老师分别对三节同课异构课的优点与不足进行点评,强调融合教学不能增加学生的认知负担,课堂要注重学生的主体性,重视地理课的“地理味儿”。


陆芷茗老师从高中地理教学的角度,指出初中地理教学应着力于培养兴趣和指导学习方法。随后结合区域认知素养的能力要求对三位老师的课堂作了精彩点评。陆芷茗老师认为教学设计应侧重于引导学生如何去学,其目的在于让学生“学会”;教学设计要有系统思考,构建结构化的知识体系,防止“碎片式知识”的罗列,同时教学评价要注重表现性评价。

孙小红校长对本次活动进行总结点评,提出融合教学不等同于教材整合,而是要形成逻辑链、方法链,注重方法的迁移。

本次活动是我校地理教研组“指向区域认知的融合教学”教学研讨的初步尝试,在此特别感谢张静、陆芷茗、孙小红校长三位专家的点评,为这一尝试指明了方向。此外,也特别感谢来我校参加本次实践探讨活动的地理同仁们。彼此之间的交流,极大地调动了我校地理教研组老师们探索的热情,也切实推动了我校地理组的进一步发展。

结语:

“指向区域认知的融合教学”同课异构实践探讨活动只是一个开始,携着敢于尝试、勇于探索的心,伴着地理同仁们的建议和鼓励,迎着专家们指引的方向,南师附中树人学校地理教研组教研实践探索一直在路上……




Baidu
map